媽媽,這次換我自己回家
撰文/生活重建組社工 高湘宜 圖片提供/生活重建組
來自南投山區的阿景,因為喜歡足球,從國小就加入足球隊,是隊內表現最好的一名球員,也是教練十分讚賞的學生,但當時的教練有發現阿景在踢球時漸漸地會找不到球,在上下樓梯時開始都需要依靠扶手,因此教練建議媽媽要帶阿景去檢查視力,但診斷後發現並非視力的問題,心急的媽媽又帶阿景前往嘉義長庚做更詳細的檢查,檢查後醫生僅詢問是否曾有摔倒過,媽媽才想起阿景曾有摔倒在水溝裡,導致鼻腔內部出血,但因當時就醫後醫生表示無異狀,因此不了了之,長庚的醫生才告訴媽媽其實當時的瘀血並未處理,導致血塊一直累積後,轉變成良性腫瘤,還壓迫到額葉(影響到視神經),所以才會視力漸漸模糊。
因此再三考量的媽媽,決定在嘉義長庚為阿景安排手術,開完刀後也有持續追蹤檢查,但才發現原來阿景的鼻腔內還有另一顆腫瘤存在,因此醫生建議轉診到奇美醫院進行手術。媽媽也難過地表示看到阿景多次開刀、清血塊很心疼,有次開刀後竟發現阿景一直在流眼淚,焦急幫他點完眼藥後就發現自己的寶貝兒子看不到了。雖媽媽認為這是醫療疏失,但礙於沒有證據,也只能無可奈何,心灰意冷的媽媽在阿景視障後的兩個月,就帶著全家去到泰國,離開台灣這塊傷心地。
直到阿景年滿18歲後(108年),因媽媽希望能讓阿景從家中出來接觸大眾並工作,故全家才從泰國返台。但剛回來台灣那時,雖媽媽有考慮過要回到台南繼續過去的工作,卻又考量到要照顧阿景及弟弟外,也有龐大的房租問題,因此決定回到南投老家幫人採茶維生,弟弟也利用半工半讀的方式,繼續學業並貼補家用;而一直待在家中的阿景,在伊甸社工的主動電話及訪視下,開始接觸了生活重建。
阿景在南投時,曾學習過定向行動、生活自理,就連語音手機及輔具阿景也都十分清楚如何操作,但從阿景的口中能得知,雖然學習後,但媽媽仍不放心阿景自己完成,所以即使知道雜貨店在一直直走、一直直走就會到達的地方,阿景也只能透過課程時,才有機會前往。伊甸的社工在瞭解到阿景家中的狀況後,便介紹了台灣盲人重建院讓家人知道,讓媽媽不用時時刻刻在家中照顧阿景外,也讓阿景離開家人的過度保護,有機會學習如何獨立自主生活。
阿景來到重建院的那天,因為家人擔心時間會趕不及,所以前一天就先陪同北上,但又考量到飯店的費用太高,因此三人只能睡在公園裡等待天亮。因此更加讓阿景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,除了可以讓家人放心外,也才有機會能夠獨立成長、工作賺錢以貼補家用。
阿景因為國小就視障,學業沒有完成外,出國後阿景也多一個人待在家中,導致社會經驗十分不足,所以剛到重建院的阿景完全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,就連簡單的開口打招呼對阿景來說就是很大的挑戰。因此在學習過程中,阿景比其他同學都還要認真,除了重建課程的學習外,也要持續的演練對話內容,讓阿景學習什麼樣的應對才適宜。看到阿景從一開始只會說不知道、聽不懂,漸漸能開口主動詢問他人、參與討論,到現在阿景還常常會主動舉手與同儕分享。
也因為長時間的互動,讓阿景開始願意與老師們分享心事,除了分享近況、愛聽的音樂外,有天阿景靦腆地向老師說想要寫張卡片謝謝媽媽,因為知道媽媽很辛苦,過去因為自己腦瘤要開刀,不斷幫自己找醫院,在看不到後也都是媽媽在家協助自己,回到台灣也不能休息,還要沒日沒夜的工作照顧自己及弟弟。
在寫卡片的過程中,阿景自己決定了卡片想要有什麼裝飾,也因無法親手送給媽媽鮮花,所以阿景貼上了乾燥花及可愛的貼紙,並在卡片上寫下感謝媽媽的話。此外,為了不讓媽媽一直奔波、睡在公園內,所以阿景也提出要學習用手機app購買火車票,並學習從重建院前往板橋火車站搭車的路線,希望能減少金錢的支出外,也讓媽媽不這麼辛苦。知道這些後的媽媽十分開心,看到自己的寶貝兒子開始有了一點一點的進步,雖還在學習回家的路線,但兩人心的距離卻更加靠近了,也開心地表示會期待阿景獨自返家那天!
▲定向老師協助阿景調整身體角度,讓阿景可以清楚聽到車流聲的行進方向,這樣在過馬路時能更順利,才不會走歪。
▲由生活自理老師教導阿景如何把膠水塗抹在乾燥花上,以利黏貼在送給媽媽的卡片上面。
▲阿景想要在卡片上畫愛心給媽媽,因此由生活自理老師協助幫阿景定位,讓阿景可以自己畫上小愛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