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蛻變
口述/鄭大哥 撰文/社區關懷融合處社工 王心怡 圖片提供/社區關懷融合處
「那天醒來,我的世界歪七扭八,五年後,我吞了60顆安眠藥,醒來時,兒子哭著對我說:『爸爸雖然看不到,但我們會一直照顧你的』。」鄭大哥握緊雙手,努力壓住情緒。
今年70歲的鄭大哥,先天有高度近視,沒辦法看清黑板也無法和其他小孩一起玩像皮筋、彈珠。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照顧,鄭大哥的父親咬緊牙關,幫他配了一副眼鏡,在那個年代眼鏡是昂貴品,擔任教師工作的父親得用兩個月的薪水才能支付。
民國94年某天早晨,從睡夢中醒來時,鄭大哥的世界就此改變。歪七扭八的地板與家具、扭曲變形的線條,他被這樣的景像瞬間嚇壞了,就醫才知道黃斑部出血,持續治療的過程是煎熬的,以為會有治癒的一天,卻沒想到狀況是每況愈下,左眼剩0.08視力值、右眼僅剩光覺。失去了閱讀的樂趣、生活沒了精彩,鄭大哥只能坐在家中發呆,憶起過往的種種,只有難過。無法在重拾閱讀的習慣,每天就和「無聊」作伴。
平時家人都在外地工作,雖然想給予更多的陪伴予支持,卻受限於工作無法經常在家,但只要有資源便會全力給予,除了協助生活花費也幫忙申請復康巴士,減少交通上的勞頓。鄭大哥說:「5年的時間仍無法讓自己心中舒坦,能好好睡上一晚已是奢侈,每晚都得依靠助眠劑。民國99年的那天,我將累積起來的安眠藥一口服下,混混沌沌的來到兒子公司後倒下,送醫急救。」兒子面對父親的自殺感到難過,鄭大哥面對家人則感到不捨,失明對他而言是痛苦的,但自殺的衝擊讓一家人重新再面對問題。
鄭大哥開始接觸視障資源,在孩子的陪伴下到機構上課,雖害怕是詐騙集團,但家人的支持給了很大的動力,讓他願意嘗試重建課程、去認識其他視障朋友,日子久了,便有自己的朋友圈,生活也慢慢有重心。鄭大哥開始接受視障的身分和資源,從其他視障者口中得知盲人重建院有社團課程,好奇下加入了電鍋菜班,這一加入,便啟發了鄭大哥在重建院的社團之路。五年的時間,鄭大哥從只參加電鍋菜班,陸續參加口琴班、可愛造型氣球班、烘培班等,持續的精進技藝與培養不同的興趣,每堂課幾乎不缺席,也盡力協助其他需要幫助的視障同學,除此之外,他的每天行程都是排的滿滿的!生活中的「無聊」也逐漸被取代。
「在電鍋菜班可以學習多種料理,回家自己簡單烹調,兒子們回家時也能小露一手。」、「在烘培班學習製做小餅乾、蛋糕,都會拿回家給媳婦試吃,現在孩子們都還會問我有沒有機會再做一次檸檬磅蛋糕」鄭大哥開心的分享與家人的互動。
這10幾年來,對鄭大哥來說,家人們的支持才有今日的前進動力,縱使過程辛苦,也曾放棄生命,但家人的陪伴讓他願意踏出家門,現在的鄭大哥也有自己的一群好朋友,平時一同參加社團課程,閒暇時安排戶外出遊,生活過得十分愜意!
曾經以為人生再也沒有希望的他,已經走向生命的另一片天,不再是一人待在黑暗之中。
▲在口琴班認真調整口琴的吹奏技巧
▲與自己的作品合照
▲在造型氣球課程中專心聽老師口令,摺出不同形狀的氣球